我們的飲用水-來自鵝公髻山下的山泉水
五指山社區附近的山泉水水源並不豐沛, 距離五指山最近的山泉,大約600公尺左右。在鵝公髻山之下, 距離五指山社區約2.5公里左右,有一個水量比較大的山澗水,五指山社區包括我們、灶君堂和玉皇宮各引一條水管到各自的大水塔當中。而我們真正的水源,和他們兩座廟的水源有些差異,他們直接是接引主河道的水, 比較容易受到大雨的影響,而我們的是另外一個測邊的小水源,不再主河的上面,除非比較大的雨勢,才會有重大的影響。
我們這一條水管大約是在民國90年左右建置的,所使用的水管是P V C管,之後,灶君堂和玉皇宮他們 也仿效我們使用PVC管。 而在我們的水源處,還有三條水管引到五峰鄉的大隘社區, 而他們使用的是PE管。
由於,在那個水源是我們第一個是用去引接的,而我們是使用PVC管,這是一個很大的錯誤,因為,它的維護成本實在是太高了。PVC管容易受外在的因素的影響而破損, 最多的經驗是被石頭砸破, 有時一個小雨就可能造成數個砸破點, 上個月的大雨,就造成了兩處三個斷點, 另外像是獵人的刻意或無意破壞,野生動物的破壞等等,都在在地提高了我們的維護成本。 去年年中和今年年初,我們的水管分別被剪走了三段,共約50公尺, 真是無言啊! 和我們去巡水或維修,幾乎都是我和夫人兩人,如果,是寒暑假的時候,有時小犬也會幫忙。
在我們建置的初期,竹67鄉道尚未接通,我們必須要開一個小時的車,經上坪、大隘到溪口,再走到水源處。如今,竹67和竹37-1鄉道已連通, 開車約十來分鐘就可以到溪口了,著實方便不少。
上週的軒嵐諾颱風造成在水源附近一條乾河小小的土石流,我們的這隻水管很不幸的被沖斷,花了約兩小時才把它接妥。
一般人引山澗水會直接由水源連到自家水塔,根據我們二十多年的經驗,務必要在水源附近加上一個蓄水的設備當做緩衝,才進入主管,這個最大的好處是如果泥沙進入水管中,可以經由這個緩衝桶濾除,不致於進入主水管造成阻塞。
而我們由汽車可達的最終點的溪口至水源處約有兩百公尺,這回我們所使用的是200公升的再利用PE桶,還好有念大二的兒子幫忙背,不然我的骨頭肯定會散掉。